源发

2
1

景区动态

景区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《乾陵赋》优秀奖作品(一)

《乾陵赋》优秀奖作品(一)

  • 分类:景区动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18 11:21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《乾陵赋》优秀奖作品(一)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景区动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18 11:21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01

乾陵赋

何智勇(浙江杭州)

        乾象圜天,陵雄厚地。(1)渭水凝晖,秦川表丽。夫惟乾陵也,标正位于凤城,引灵区之龙气。蟠修脉于岭间,蔚卿云于天际。遥想盛世大唐,山河带砺。(2)金轮翊神运之枢,宝鼎镇瑶图之器。(3)万国衣冠,争拜冕旒;一时俊彦,竞驰骐骥。扬王庭之虎节,毕叙彝伦;听丝路之驼铃,广宣德义。然而身非金石,尘陌遐弃。斯世也彪炳千春,斯陵也奉安二帝。仍兆嘉祥,补殿隙而鹊翔;每腾广阔,穿霄端而鹤唳。(4)受精华于九有,振古如兹;实冠冕于诸陵,至今未替。

        于是瞻仰乾陵:则见梁山擢峻,漠水涵明。乳峰并峙,豹峪前横。形依苍山之体,制仿大唐之京。郭市坊衢,重垣日耀;虎龙龟雀,四门气清。(5)朱雀如飞,映溶溶之花影;青狮欲吼,和谡谡之松声。尔其阙楼布彩,华表雕琼。润霞辉而熠熠,湛月魄而晶晶。谊证东西,欣鸵鸟之奔跃;风飘上下,惊翼马之骞腾。(6)翁仲则文端武肃,藩臣则貌敬心平。戟立林林,望盛仪而表正;绅垂俨俨,见柔远以输诚。想完在之梓宫,珍陈六玉;思备存之耳室,朗列七星。(7)

        遥想永徽显庆,开耀长安。咸亨光宅,垂拱通天。(8)播宏声于二圣,润庆泽于八埏。懿其一代女皇,秀出红颜。驯服狮骢,其性也刚强果敢;招邀麟骏,其心也明德好贤。大佛斯雕,宝相与瑞旻相炳;明堂乃矗,金龙与铁凤同蟠。尔其设铜匦,求建言。巩基业,恢宇寰。七宝陈而肤功奏,三礼备而神乐宣。(9)鸿藻纷披,开殿试于丹陛;鳌头勃发,掞绮才于紫烟。士则修彼忠贞,期为霖雨;农则安于陇亩,庤乃镈钱。(10)故尔对丰碑而意远,望贞碣而情牵。述圣之纪,照同七曜;无字之碑,评待千年。

        及夫陟梁山而纵眺,瞰乾州之媚妩。挹泔漆之清光,作西咸之新辅。丘原迤逦于青天,道路纵横于黄土。观其农也:麦麻饱穗,分润膏腴;梨柿压枝,沁香肺腑。葡萄则玛瑙垂风,苹果则芬芳笼雨。观其工也:建材与装备齐飞,纺织与食药同舞。观其学也:庄子作南华之真经,乾阳滋孔门之法乳。赵隐则相业巍峨,杨奂则儒风标举。当斯时也,恍闻弦板之行腔,如见蛟龙之转鼓。乃知缵灵迹于则天,嗣洪徽于亶父。(11)实可谓日月其文,雷霆其武。(12)

        今之乾陵,据重水重山之宝地,挺一带一路之丰标。今之乾县,握天时而奋翮,集地利而多娇。域内雍熙,长歌朝市;关中殷阜,再领风骚。于是情融今古,心逐浪潮。好畤之休徵时见,长安之盛世非遥。仰乾县之乾陵,继古人之伟业;化无字为有字,镌今日之雄韬。(13)大汉之丝路犹通,千秋浩荡;大唐之牡丹永绽,一片妖娆!(14)

 

【注释】本赋为骈体,共约1000字,用平水韵,讲究平仄和对仗。全赋分五段。第一段是提纲挈领,写乾陵的历史、方位、文化内涵等。第二段主要写乾陵,分别从墓门、神道、阙楼、华表、石刻、翁仲藩臣像等各方面加以展开。第三段主要写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业绩,结到乾陵的述圣纪碑和无字碑。第四段设想登上梁山俯瞰,主要写乾县的崭新面貌。第五段对乾县和乾陵的未来加以展望。


02

乾陵赋

高玉梅(浙江临海)

       漠水潺潺,梁山楚楚。雾琐而龙蟠,霞开则凤翥。迤逦廿丈重垣,参次十八古墓。千年华表雍容,双柱擎天;四季苍松蓊郁,两峰耸乳。飒尔石狮嗔目如铃,凛然翼马嘶风若虎。翁仲敬虔,仗马英武。三十里神道,拾级而得脩延;六十一蕃臣,去颅不改恭肃。驼铃载贡兮入大唐,鸵鸟献歌兮自西域。朱雀舞,青龙腾;白虎踞,玄武护。景如罨画之繁,形胜金汤之固。居乾位而遵崇,近古都焉争慕。
  
       曩昔御驾崩,懿旨传。求祺祉,拜高贤。寻穷渭水,踏遍秦川。及至乾州之野,乍见紫气冲霄,盘龙结穴;乳峰映日,去水来山。天罡以铜钱浮土,淳风拔金簪入钱。不为一时同葬,但求千载共眠。七秩始加1毳冕,八旬再著凤冠。陵山合璧,见恢宏之气象;龙凤共窀,叠璀璨之圭璠。幽宫探宝,秘境藏玄。温韬善掘,近则电闪雷鸣雨泻,远而风轻云淡月悬。卌万刃蜷,黄巢遗恨鸿沟九仞;万炮声哑,仲连添愁焦土满峘。椽断殿芜,三百七十八;麦饭村醪,一千三百年。史载仁风,圣皇煜煜;民欣甘雨,福泽绵绵。拜2姑婆灵佑,邑人平安也。
  
       夫其梁山钩沉,乾陵溯史。兴废千年,风云一咫。娥眉脱颖深宫,铁腕争锋卓伟。审势识时方可则天,经天纬地是以握玺。谋新划旧,行天授时风;文治武功,启开元盛世。有容人之雅量,识人之睿智。以科举选才,擢拔贤能,遑论门第。置都护且通丝路,重农桑亦轻赋税。至于立天枢,铸铜㔲;亲幸臣,用酷吏。紫宸殿寻欢,3黄瓜台垂泪。4虽身不完全,然金无足赤。不拘旧俗,敢开先例。亲撰述圣纪,洋洋洒洒飞翰褒扬;自立无字碑,是是非非任人誉毁。
   
        迄今风烟已杳,气象览新。大陵犹梦,众卉萌春。魏紫姚黄,蜂蝶流连阆苑;香柔绿茂,燕莺嬉戏秀滨。于永泰陵建馆,以仪仗图迎宾。石雕美奂,壁画绝伦。马球图惊世,唐三彩驰神。5三绝称瑰,不过凤毛麟角;一陵隐密,待呈异宝奇珍。是陵也,6邱陇泰,日月焜。彰显李唐之盛,武后之7暾。佼佼寰瀛独一,巍巍九五至尊。
  
       嗟乎!自古皇陵,役万户之民,聚连城之宝。或遭摸金校尉之侵,或为搬山道人所盗。千年祸降,若此纷纷;刹那灵庥,何其渺渺。故遗者甚多,而存者绝少。 彼难周全,此独完好。何耶?逢治世无灾,8明庭制暴。九牧清宁始得安保也。建博物之馆,乾州文化重光;申文化之遗,华夏文明长绍。
  

  注释:赋依词林正韵
  
  1毳冕,天子之冠。
  
  2姑婆,武则天民间称号。
  
  3《黄瓜台辞》,章怀太子李贤所创,以摘瓜寓母子骨肉相残。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使瓜稀。三摘犹自可,摘绝抱蔓归。”
  
  4完全:完美;完善。 汉 王充 《论衡•累害》:“身完全者谓之洁,被毁谤者谓之辱。 ”
  
  5三绝,石雕,壁画,唐三彩,被称为乾陵三绝。
  
  6邱陇,墓也。泰,大也。
  
  7暾,武后光辉炽盛。
  
  8明庭,即政府


03

乾陵赋

侯俊(辽宁沈阳)

        眺兮乾县之北,屹矣梁山之崇。冠白云之聚散,覆青黛之葱茏。卓立三峰,仰止乾元之象;高标一冢,踞依龙脉之宫。势横天际,气笼苍穹。望雄浑于峻伟,构富丽而叠重。盘郁松蹊,窈窕幽森之境;嵯峨柏嶂,扶疏清馥之风。倚霞标而聚气,结霓顶而流虹。分蘅岚于青野,绾木色于玉峰。磅礴皇陵,景观精绝;魁闳帝寝,风物冲融。衬千古盛唐之鼎盛,誉十方文物之嘉丰。
  
       观夫倚山凿陵,勘舆兆瑞。传袁李之卜寻,合阴阳之融汇。星分西野,以成坤象之祺;制尚长安,乃占乾元之贵。纳二帝之金身,崛一陵之玉垒。宝气射斗牛之墟,天珍充泉曲之内。其南海鲛珠,北溟瑶贝。西域灵犀,东土奇翠。壁饰金玉而成,宫盈珍稀而荟。若夫外筑皇城,祀依帝礼。四门应对兮四灵,五行相生兮五位。中行神道,并四驷而有余;旁列翁仲,设百官而与配。峰谐南北之维,陵取凤龙之势。御碑无字,偏遗功过之传奇;宾国来朝,犹见残存之故事。盛唐风采,奢华毕现于大观;女主天威,气魄未央于后世。
  
       是以游陵溯史,温故慨卿。是非而论,褒贬各评。破祖制而君临,独尊朝野;称女皇而朝改,唯我纵横。开武周之鼎盛,承贞观之繁荣。夫理国也,外夷服,内乱平。靖边尘而安抚,肃吏治而正行。以刚柔之有道,化恩威于无形。立法而严,自有雷霆之手段;唯才而任,乃知梁栋之职能。农桑重用,役税薄征。虽曾坤倒乾纲,实为英主;然则墨遗白纸,难免诟名。胜须眉而无视,握权玺而有成。既然代李,足可争馨。乃空前之巾帼,亦无愧其平生尔。
  
       稽夫历千载之乾陵,经数遭之燹乱。赖泉下之灵庥,得上苍之天眷。乃至几遇盗掘,屡度劫难。未损毁于分毫,犹封存于完善。宝珍无失,地宫仍耀其华;棺椁不伤,帝冢依留其冕。昔有黄巢祸起,空遗荒芜之沟;温韬殃生,忽惊风雨之变。洎及近代频灾,军阀混战。风行盗墓,何消觊觎之心;悖举逆天,难遂贪婪之念。然家国而安,吉祺以焕。炸石无意,偶发墓道之疑;应兆有灵,终识乾陵之建。幸千年无恙珍藏,勿一掘而毁夕旦。于是推明举,提议案。废发陵,知卓见。共商保护之远猷,岂忘传承之夙愿。
  
       而今之乾陵也,游人如织,旅者相趋。非独皇家之寝,已为名胜之区。紫气重归,益显祥和之景象;青山依旧,任由草木之荣枯。别荒陵于昔日,见盛世于正途。慨乎乾县,灿者骊珠。藉山川之文旅,创经济之展舒。兴民生于上善,毓田野于丰腴。故盛唐何羡,今日胜如。民非安以温饱,众更赞之欣愉。嗟乎!斯陵永固,其绩当书。武瞾有知,应慰新天之大美;乾德至善,乃兴华夏之宏图!


04

乾陵赋

金彩仙(浙江宁波)

        梁山仡仡,林木葱葱。合阴阳之物势,隐伉俪之陵宫。觑者千年,探彼奇珍之宝;安然二圣,避于盗掘之风。惟因似佳人之山寐,常紫气而云濛。非碎石之沉积,乃咸岩以冲融。别有乾坤,得星相家之青睐;非凡造化,兼太史令之深衷。是以黄巢凿沟,悻悻然无缘见睹;温韬掘陵,悚悚然飞沙愠怒。孙连仲设幌入陵,炸声如雨。即率师兵,难寻抔土。方能全彼唐周之帝,出墓道于当今;守其文物之谜,牵人心于自古。

  昔者乳峰双阙,华表八棱。分东西而对峙,列左右而標徵。鸵鸟浮雕,昭然西域之融洽;翼马石刻,欲与卷云而跨腾。石阶梯迭,司马道登。列谦恭之翁仲,立矫健之骏乘。四门置之神兽,八狮护彼乾陵。无字碑,雕九龙而飞舞;述圣纪,辉七曜而崛兴。兼以塑其圆一蕃臣之像兮,盛唐昭揭;修其十八王侯之墓兮,厚坤安歇。济美功勋,流芳瑶玥。仿凌烟阁之昭彰,入朝臣祠而贻厥。冀其先祖,入上仙观而魂安;祀之后人,憩邀驾宫而步阏。献殿祭神祉与祖宗,下宫居守陵与司谒。斯则修于弘道之元年,效彼长安之帝阙。筑城垣于内外,饱历风霜;缮陵屋而参差,长昭日月。

  而后德宗纳桑道茂之谏,罗城扩以巍然;及神策军之力,龟城建而忽焉。可谓苍龙左而白虎右,灵龟后而朱雀前。宋元渐题字于碑,玮瑰书法;明清已成文于碣,褒贬则天。想其继贞观之余烈,奠盛世而早先。南粤来朝,朝鲜请贶;东瀛心服,突厥逋迁。有须眉丘壑,偕巾帼渊泉。破彼公侯之制,开其贫士之玄。择社稷之人才,无分贵贱;体庶民之生计,多顾土田。兹今都市日新,景光天赐。环陵路兮曲盘,神道场兮光易。丝绸路,貌焕焕然一新;牡丹园,华娟娟兮百媚。护唐陵以善谋,遗葬品而编类。合璧陵山,齐琼珍秘。半解望悬,半辉胜地。博物馆,壁画亮墓室之画廊;黄土村,龙洞呈关中之民事。

  况乃县居天水之副轴,得经济之先机。杨凌之区邻近,宝鸡之镇相希。东达镐城之枢,航空地缩;南通陇海之线,高速云飞。而其南临广壤,北倚翠微。泔河东绕,漠谷西依。毓秀而祥风习习,钟灵则甘雨祈祈。能不风光与文物交辉,凤至龙归;名胜与民俗同耀,重徽迭照。亦既拓旅游,通津要。引游人,瞻陵庙。章怀谙客使之往来,永泰讶宫娥之辅俏。懿德煌煌,宫廷曜曜。知其仪仗庄严,观则马球妙肖。或则品乾州之四宝,特色珍馐;识布艺之多瑰,土风灵窍。聆莽塬战鼓,流过往之铿锵;佩端午香包,祛疾疴于老少。噫嘻!自然启景运于奉天,厚民生而熙笑。


05

乾陵赋

刘江(重庆渝北)

        梁山丽乡,蜂蝶共舞;乾陵圣墓,凤鸾同亭。此佳境之情于物,亦天子之情于铭。及身归净土,志聚煌荣。与朝代之笔录,于民间之传馨。穴循乾坤,地近青冥。梁分日月,脉通三星。故而锥峰[1]宿栖,傍俊秀而卓立;玉树环带,呈锦霞之构型。启光宅[2]以塑建,得神龙[3]而复庭。周八十里,筑京师形。聚一壤之风气,盘二水[4]之空灵。达琼崖之瑰异,载森木之郁青。峰峦朝拜,紫烟临屏。而帝后合墓,谁忆韵事之曾经?

        乃忆高宗业承,少年情愫。武后芳华,思及朝暮。感业[5]迎待,封赏由爱而衷;宫廷怜惜,相敬如宾而喻。无身份之轻忽,唯夫妻之礼遇。佳偶虽成,世俗如故。径辟维新,心力庇护。驳权贵之倡言,辩民间之俗句。乃至辅帝位,伴左右而思;达仁贤,期上下而顾。主朝政,治国安,礼群臣,习权数。承袭盛世,建立武周,继历史之正统,谓女皇之制度。后而入典为册,人寿有终;流世佳传,陵墓寄谕。身老终归,互为闲趣。而有合葬之异殊,独显时代之禀赋。

        盖其丝绸古路,盛唐遗风。皇陵桂冠,文化庞鸿。载建筑之富丽,合山峦之清雄。仿长安而营造,分三城[6]以贯通。内制四门[7],下延地宫。殿房交错,廊楼径同。前宝帐,中梓宫,后石床,侧器戎。更乃群臣为伴,相对月露风霜;文物作陪,以共朝代丰功。棺木七星,上置六玉,墓室物阜,内含鸿蒙。即喜好之珍品,亦史籍之尊崇。于是德碑[8]丹书,以开帝王先河之墓;武功文治,而渲史册伟业之穹。陵园矗立,司马[9]西东。雕工精秀,巍峨昌隆。或蕃像[10]栩栩,或石马丛丛。此皇城之缩影,宫廷之冲融。非相术能取,非利器能攻。于是贵为文物,记要史洪。

        夫其择方士[11]之博渊,行阴阳之殊类。巍巍之地,必有凤鸟来朝;煌煌之陵,当入二圣墓志。乳峰在侧,对峙天成,清泉不息,美人安睡。继千年之文风,述唐朝之睿智。共史记而类分,与羁旅之奇异。嗟乎!依陵而艺,牡丹归来[12];寻史而名,丝路长置。循序四季,汇聚天地之荣光;相邀陵园,给予历史之寓意。同山而长青,与水以兴寄。乃继乾陵之功勋,而书奉天之轶事。

(依平水韵)

注释:

[1] 锥峰:梁山,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。

[2] 光宅: 光宅(684年九月—684年十二月)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。

[3] 神龙: 神龙(705年正月—707年九月)是武周皇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。

[4] 二水: 泔河,漠水。

[5] 感业:唐朝感业寺。

[6] 三城:皇城、宫城和外郭城

[7] 四门:东曰青龙门,南曰朱雀门,西曰白虎门,北曰玄武门

[8] 德碑:述圣纪碑和无字碑。

[9] 司马:司马道,

[10] 蕃像:石人残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,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“蕃像”、“宾王像”,也称“六十一蕃臣像”。

[11] 方士:乾陵选址所请风水术士,相传有袁天罡、李淳风。

[12] 牡丹归来:乾陵大唐牡丹园,是以武则天与牡丹的历史渊源为背景,以“牡丹归来”文化内涵为主线,在乾陵大景区规划范围内建设集牡丹观赏、油用、产品深加工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牡丹产业示范园。


06

乾陵赋

余燕平(江西庐州)

        四方 滋露,万代荫青。屹层峦而静穆,入远霭以冲腾。其脉盘龙,集穹天之淑气;以型踞凤,铺袤地之画屏。固以悠悠唐迹,巍巍乾陵。仰咸阳之懿德,慕乾县之惟清。其蕴有综,体先时于富庶;其碑无字,延亘古而盛名。但观两垣在,诸阙呈。东曰青龙,浩以数千米接;南称朱雀,壮哉八十里行。葱翠长虬以覆,啁啾百鸟而鸣。春草风扶,总蔓煦阳之顶;晴光云动,即开异卉之坪。是知赫赫一朝,但并煌煌二帝。乃初,绿鬓犹华,红妆未斐。看朱成碧,应怜寂寺之伤,摒议封恩,得拟蟾光之霁。是而各路政亲,乃与同朝事理。时待迁,后独莅。凌空日月,开万古之先风;出水石碑,载普天之重旨。亦当女主既威,邦邻与礼。不无海晏河清,自可官廉民悌。为弘文苑,惯将诗曲而求;每惜英才,不避亲仇以委。神都之储,充以积年;洛水之滨,兴而与系。可催雪里群芳,又泽人间本惠。嗟乎!春旖旎,意蹁跹。王气自在,上苑犹关。但对仙台旧苑,以生古意新传。丝路之铃,此际依稀未远;非遗之产,其间适意而全。斯则人文荟萃,观念非凡。圃绽牡丹,生态走廊之势;途添馆驿,文明发展之环。恰春风而驻足,逢盛世以观瞻。撷韵为歌,越千年而不倦;骋怀以墨,邀四海以相连。仰明皇之福祚,循河洛以新篇。


07

乾陵赋

孟国才(重庆江津)

        夫/乾陵者,二皇①之寝墓,伉俪之玄宫也。于太极之乾位,得文化以冲融。建初于嗣圣②,封盖以神龙③。仿京师之形制,昭气势之恢弘。头枕以梁山,瑞祥贯毓;脚蹬乎渭水,灵秀独钟。纳麟沟豹峪④,环翠柏苍松。玄武朱雀,俯凭于前后⑤;泔河漠谷,呼应以西东。五星砂/殊列帐屏,层层拱卫;冠带水⑥/紧收地户,曲曲环拥。砂水龙穴,四美呈于近案;理形势气,诸吉拥以千重。天威不二,神韵无穷。

        放眼/乾陵宝地,寿域梁山。三峰鼎峙,两乳骈肩。纳精华以星月,彰翘楚于长安。恍若君临天下,自成门户非凡。恰/头首锥形之主体⑦,惟/妙肖裸女之沉酣。九脑芙蓉⑧,独入道家法眼;三台宝盖⑨,恭排龙脉阵沿。可谓/风藏气聚,凤卧龙眠。以山而葬,坐北朝南。合天人之理念,融道法于自然。于是/过头道之门,入玉蹬之砌;上司马之道⑩,凭镂雕之栏。感以/明堂⑪之开阔,体系之臻完。其布局与格调,示典范以空前。肇启帝陵之后,弘开历史之先。五公里/主轴之线,正方形/内城之垣。惊/石鸵开道,华表擎天。献殿阙楼庄重,俑兵翼马昂轩。拱手之番臣⑫,十分肃穆;慑仪之翁仲⑬,何等威严。述圣纪碑/无字碑⑭,功德永矣;升龙图案/狮马案⑮,神态怡焉。感/匠工之巧著,听/佳话与奇传。对对石狮兮,不分雄雌;卷鬃张口也,标榜女权。圣兽图腾,乃/皇家之气派;浮雕技艺,诚/娴熟而浑圆。更则/墓道锡汁灌缝,地宫条铁镶边。栩栩如生之壁画,天工夺巧之椁棺。银线金丝,饰衣完整;明珠珍宝,异彩斑斓。汉白玉之门石,重达百吨;彩绘陶等物件,陪葬万千⑯。频勾向往,贯惹垂涎。纵/巢贼⑰之盗沟,徒劳以力;外洋之炸药⑱,难破其坚。超常智慧,无尚内涵。

        嗟夫!梁山福地,神秘乾陵。精工杰作,庞大阵营。皇陵之首冠,风水以天成。敢比/埃及金字之塔,不输/印度泰姬之茔⑲。劲柏森森,掩/千寻之苍黛;葱茏郁郁,罩/两帝之圣灵。弥显一时之隆运,代言传统与水平。自古人潮络绎,八方游客纷登。尽咂舌之态,皆瞠目以惊。数不完之玮瑰,露天博馆;盗不了之古墓,卓越工程。一部悠遐唐史,千秋缱绻客情也。

 

【注】:赋依中华通韵,全文正文677字(不含标点)。

①二皇——指高宗皇帝和女皇。

②嗣圣——唐中宗第一次在位的年号,嗣圣元年即公元684年,乾陵始建。

③神龙——(705年正月—707年九月)是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复位后的年号。乾陵于此间封盖。

④麟沟豹峪——麟沟、豹峪和神雀塬三处自然景观都位于乾陵周围。

⑤俯凭于前后——后有玄武作依凭,前有朱雀俯首朝拜。

⑥五星砂、冠带水——风水学术语。

⑦锥形之主体——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。北峰乃熟睡裸女之头首。

⑧九脑芙蓉、⑨三台宝盖——风水术语。

⑩头道门、司马道——乾陵陵园入园之门路。

⑪明堂——风水术语,穴前的地气聚合之处。

⑫番臣——位列陵园两旁的六十一尊各国使臣石像。

⑬翁仲——原指铜铸或石雕的偶像,后来专指墓前的石人。

⑭述圣纪碑/无字碑——述圣纪碑处于乾陵内城朱雀门外的司马道西边,是武则天亲撰、其子中宗李显书丹,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。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。在乾陵司马道东侧,北靠土阙,南依翁仲,西与述圣纪碑相对,奇崛瑰丽,巍峨壮观。

⑮升龙图案/狮马案——即升龙图和狮马图。

⑯陪葬——指十七个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小型陪葬墓之陪葬品。

⑰巢贼——指黄巢。为了盗墓,曾经挖过盗沟。

⑱外洋之炸药——当年孙连仲为了炸开乾陵,用洋炸药也无济于事。

⑲泰姬之茔——即印度的泰姬陵。


08

乾陵赋

程良宝(陕西延安)

        天恩钟禹甸,地脉壮乾陵。夫乾陵者,坐倚梁山,一峰突兀;位居秦中,双乳合拥。收五岳之峻秀,揽三山之奇情。漠水绕其西,泔河环其东。既滋又润,颐养无穷。得风水而兴旺,接地气而安宁;仰观,紫气蒸腾。鸟瞰,势若盘龙。

        古往今来,追缅接踵。一代女皇,四海宾崇。治世有方略,用人重才情。挥贞观之余烈,展武周之雄风。大气宇,凭世景仰;无字碑,任人品评。几千年岁月留胜迹,八百里平川纵豪情。彪炳李唐之昌盛,彰显皇家之威灵。煌煌盛世,开华夏之繁荣;赫赫功业,聚赤县之文明。

        天地方圆,特色乾陵。气候温润,四季分明。冬雪飞白,春风抹红。听美谈佳话,共岁月交融。漫漫长史,九州荟萃;蕴蕴内涵,万象包容。乾陵遗产,上国遗风。陪葬壁画国之瑰宝,永泰宫女世之争宠。藩国来使,神态如生。懿德仪仗,威严肃恭。迎来送往,梦绕魂萦。

        今逢盛世,万物争荣。国强民乐,社会安宁。保护利用,胜境人文获同享;筑巢引凤,文化旅游争共赢。花绽陵园里,陵在花园中。园因陵而妩媚,陵因园而清明。晴则碧空万里,绿天一色;雨则陵藏树隐,烟雾迷蒙。蝶在身边舞,鸟在耳畔鸣。堪瞻堪仰,醉沐人间仙境;可诗可赋,凭君妙手丹青!


09

乾陵赋

金永辉(陕西乾县)

        巍巍乾陵,卜採天地精灵,峨峨乳峰,凭依梁山龙脉。东望九嵕  ,吸纳昭陵王气,北映五凤,仰摘北斗霞光。南视秦岺翠屏,天开万里,西沐漆水蕙风,月动石移。陵寝有幸,内藏唐周龙凤,青石无辜,镌刻功过是非。陵借二帝而名,帝因乳峰而彰。钟灵毓秀之地,引望京畿,绚丽抚媚之处,天遗一珠。

        伟哉乾陵!乾州名胜之地,巍然天子之冢。载李唐之盛事,铭武周之雄风。一代伉俪,两朝帝王,李唐后妃,武周女皇。其称则天,敢谓皇天可则,自名曰曌,比若日月空悬。锥剑降烈骢,才人胆气初显,案头批文牍,帝后才丰志远。用狄梁公,喜有魏征风韵,独怜才俊,弗怒宾王檄文。识英雄而擢将相,除酷吏而庇贤良。坤德承乾,月魄可掩日晖,女舆洪图,须眉几人能敌?

        美哉乾陵 !龙栖乾元,势嵯峨而祥瑞,地卜利贞,虎雄踞而崔嵬。两峰耸立,柔若浴女秀乳 ,一脉蜿蜒,妙如睡妇美胴。孰可护驾,众蕃王而俨侍,安无坐骑,乘天马而欲腾。獬豸翁仲,守望陵寝之神,阙楼华表,记述沧桑之鉴。述圣碑耸,撰写帝王遗事,无字碑在,留评千古是非。泰章双墓,窥探盛唐风韵,龟城一座,恪守奉天之职。山高气固,陵危风清,乾陵盛景,千载史诗。

        固哉乾陵!千年风雨,纹丝无损,神秘面纱,那个敢摘?豪强为之觊觎,草寇因而垂涎。青帝黄巢 ,敢令桃菊共绽,无损幽宫毫发,掘盗数月,一笑唯有黄巢沟;五代温韬,居节度而无度,盗皇陵而疯颠,狂轰滥炸,万炮招来霹雳天。孰或天意,阻其逆行狂为,更为人力,难破金汤之险。

        神哉乾陵!居梁山之巅,瑞气其绕,处灵秀之地,紫气其萦。腥风恶雨,赖陵阻而却步,冷雹严霜,畏山高而遁踪。氤氲绕陵,甘霖定降邑地,山色若黛,金风必送朗天。谚云:”乾陵戴帽,大雨来到。“言不谬也。姑婆庇佑,乾人福祉,危陵守护,岁稔年丰。乾人感德祀奉,至唐迄今。年年麦饭祀昭仪,岁岁踏青谒乳峰。

        壮哉乾陵!经沧桑而变故,历世事而更迁。往昔野滕残碑,毁于兵燹之痛,今朝新时铸梦,披盛妆而新生。旅游之胜地,非遗之名片。司马石级,缓而笔挺,游人从容漫步,笑洒一路春风;两厢石雕,恭侍迎宾,有雍容华贵之态,或霸气张扬之形。阁楼耸天,遏飞云而驻足,馆舍林立,惹神仙而垂涎。朱雀护殿,玄武值班,青龙腾之欲飞,白虎啸傲九天。山青水美,画屏霞绮。鸠鸣春雨,漫山葱茏若黛,雁点秋岫,一陵秀色可餐。

      乾陵史话,回味无穷,乳峰魅力,令人倾倒。帝陵赖有王气,引得世人惊叹,幽宫若无秘事,怎招游客接踵?科技兴陵,奉天邑人志壮,造福桑梓,乾陵儿女情深。唐宫再建,昭彰乾人睿智,幽殿重启,更显大唐雄风。探幽揭秘,国人注目,宝藏见日,邑人至盼。明日之乾陵,能不神往?歌曰:《双调   水仙子》

    千年皇陵王气在,

    李唐遗韵何雄哉,

    一段史诗地宫埋。

   身裙钗,帝王魄  ,

   是非功过任君猜。

   日照山色黛,

   月映显婺彩。

   翘望幽宫重启日。


10

乾陵赋

王会茹(陕西西安)

        凿山成墓,傍水为陵。合二皇之灵气,兆后世以长兴。鹤立千年,若夜珠兮璀璨;名传万里,似白日哉逾恒。斯解盛唐之介,系连丝路之绳。

        观其东绕泔河,西环漠水。​遥览帝陵之宏,腑窥卧蹋之美。隐龙浴水,正风动而泛波;山脊擎天,若珠含于伏兕。

        若随游人徐进,神道北行。入目尽葱茏之木,盈心皆婉啭之声。梁山耸翠,桃野清明。松柏之香四溢,冬青之碧相迎。翁仲恭庄,凝神而侍立;石鸵憨态,杵靶亦欣荣。更喜剪鬃结尾,仪马备鞍;配饰整装,石人齐步。天马收翼且含威,雄狮踞身亦带怒。乍悍乍猛;复疑复顾。石雕浑雄而庄重,细腻匠工;壁画华丽而雍容,翩跹佳妇。

        甚喜二圣以一心冶世,他邦于万里来朝。蕃臣整肃,诚参圣主;使节涉辛,伫立中宵。沐雨之斑犹在,历风之锈难消。所知先帝以圣碑而言功,则天以无字而待后①。七曜同辉②,长存不朽。角阙匀布于遥呼,楼台互望以共守。夫其地宫形如棋局,神似长安。自玄宫而外括,沿回廊乃渐宽。楼台遥接于献殿,水榭常通以曲栏。

        尤奇历千年之战火仍安,惜乱世之陪陵尽盗③。深沟尤在,嘲四十万之徒劳④;炸药空消,笑一师兵之苟冒⑤。终惧以雷电交驱,雨风谴告。

        叹哉乾陵!得合陵之独冠,为丝路之必经。壁画千年,神情细现;石雕满道,日夜聆听。完璧乾陵,堪称九州之首;精呵文物,不惭西北之星。

* 全文韵字使用平水韵

注释:

①先帝以圣碑而言功,则天以无字而待后:高宗有述圣碑以言功业,武则天树立无字碑等待后人评说。

②七曜同辉:述圣碑由七节组成,代表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星。

③乱世之陪陵尽盗:五代温韬组织军队发掘了17座陪陵。

④大沟尤在,笑四十万之徒劳:黄巢率40万人为解决粮饷,盗墓挖出了一条40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陵墓何在。

⑤炸药徒费,嘲一个师之苟冒:近代军阀孙中连,学一个师以演习为名,用火药四处轰炸,依然没有找到陵寝。

旅游服务

景区动态  魅力乾陵  乾陵文化  联系我们  在线留言

主管单位:乾陵管理处  主办单位:乾陵管理处  网站支持IPV6访问
电话:
029-3551022235510458  Email:tang_qianling@163.com
陕ICP备13000526号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西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