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陵文化
雄踞于乾陵脚下的乾县古城,是一座独具一格的龟形城。唐睿宗文明元年即武则天大周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诏置奉天县以奉乾陵,遂建乾城。
县城初建,城区狭小。唐德宗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唐国师桑道茂谏言:“臣观乾方有天子王气,宜高大其城以备非常。”德宗采纳了桑道茂的谏言,诏京兆尹(掌治京师的官)严郢发众数千,及神策军(唐禁军之称)扩建奉天城。旧子城(内城,即奉天旧城)周5里,罗城(外城、即新城)周十里有奇,高三丈二尺,池深二丈,阔二丈。后子城倾塌,今城即罗城。
桑道茂将奉天城建成龟形,取象元武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云:“苍龙连蜷于左,白虎猛踞于右,朱雀奋翼于前,灵龟圈眷于后,谓中宫轩辕之后也。”以乾城“山川形势论之,蜿蜒起伏,磅礴奔辏,郁郁葱葱,灵秀所钟,乃有崇墉,盘踞其中,此魏伯阳所谓‘玄武龟蛇蟠螭相扶者也’”(《乾县新志》·刘志芬<龟城说>》)。后朱泚之乱,唐德宗避难奉天达半年之久,果验桑道茂之言(据《资治通鉴》)。
乾城龟形之说由来已久。北城狭长伸出,谓为龟颈,其瓮城为龟头,南门短秃为龟尾,东门、小东门、西门、小西门为龟之四足。城内南、北什字高突,酷拟隆起的龟背,纵横街巷,宛若龟背上的花纹图案。
由于修建龟城之初,即意在奉祀乾陵,故逢皇家的祭日、节日、巡陵等祭祀活动,官员们均先在奉天城内整休憩息。所以陵城紧密联缀,溶为一体。古代登陵御道即从城北门外出发,直抵下宫。乾城不仅是皇帝及臣僚祭陵必经之地,也常常是他们憩息之所。
乾陵石阶蹬道及古御道旅游路的修建,把乾陵与龟城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。龟城虽历一千三百多载,但至今尚保留北部和西部半壁殘城,登乾陵南瞰,古城雄姿,赫然在目。与陵区遥相辉映,成为乾陵旅游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主管单位:乾陵管理处 主办单位:乾陵管理处 网站支持IPV6访问
电话:029-35510222、35510458 Email:tang_qianling@163.com
陕ICP备13000526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西安